首页 新闻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 国际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

中国(绵阳)科技城牵手中国科学院共促建圈强链成果转化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11-26 18:47:47  阅读量:14529   会员投稿

今(26)日,以“绵州汇智·科创赋能”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会在四川绵阳长虹技术中心成功举办。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光垚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相关领导以及科管委科产一处、五处、六处、七处负责人共同参会。

 微信图片_20251126170140_396_4.jpg

本次交流会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与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绵阳科技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绵阳科技城中科创新育成中心、绵阳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共同实施。活动汇聚了中国科学院系统顶尖专家、绵阳各县市区园区部门、产业链重点企业、投融资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平台代表等上百人参与,搭建起院地协同、产研融合的高能级对接平台。 杨光垚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对接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绵阳依托丰富科创资源和完备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协同提升的关键举措。他指出,多年来中国科学院与绵阳共建了10余个协同创新平台,推动230余项尖端技术落地转化,为科技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中科力量”。

 微信图片_20251126170141_397_4.jpg

精准发布,推动成果落地转化。会上,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紧密围绕绵阳“587?”产业体系需求,集中发布了93项创新性强、产业化前景明确的科技成果,涵盖电子信息类53项、数字经济类37项、先进制造与装备类3项,为绵阳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成果路演环节,五位中国科学院专家展示了前沿领域的创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京霞研究员分享了光子晶体与宽温域蓝相液晶材料技术,在信息显示与防伪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秦小林研究员聚焦自动推理、空间智能与行业大模型,展现了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的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丁宝福研究员介绍了低维能源与功能膜材料创新成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技术新方案;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叶一星高级工程师详解了激光辅助合成纳米材料技术,助力高分子与催化等领域升级;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王鑫工程师分享了低重稀土高性能磁体制备技术,精准服务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国家战略需求。

 微信图片_20251126170142_398_4.jpg

深度对接,促成多项合作意向。为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高效匹配,活动专门设置了专场对接洽谈环节。中国科学院专家与现场多家重点企业代表围绕技术路径、应用场景与产业化潜力展开多轮务实交流,推动多项合作意向初步达成。在对接现场,科管委科产五处陪同新型显示企业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就“蓝相液晶技术”展开深度交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蜀旺新能源围绕“新型二维液晶材料及其颠覆性离子分离膜和调光膜应用”展开技术探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与东方电气峨半高纯材料有限公司就“液相激光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进行深入交流;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与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针对“人工智能驱动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洽谈合作路径,现场互动热烈,对接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推动合作走深走实,会后部分专家还深入巨星永磁、长虹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等绵阳骨干企业实地考察,为后续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技术攻关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通过搭建“中科资源落地绵阳,绵阳产业链接中科”的高能级对接机制,有效促进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了技术、产业与人才的双向赋能。 未来,绵阳科技城将持续深化院地协同,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加快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彰显中国科技城独特价值注入更强动能。(岳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 中国经贸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